“合理的定價機制更應該是一種生態,鐵礦石定價機制一直處于不斷變化、更新的過程之中,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下稱平臺)的設立對于鐵礦石定價機制是有益的補充。”6月28日,北京鐵礦石交易中心(下稱北鐵中心)執行董事、總裁游松在北鐵中心成立10周年大會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第10屆會員大會上致辭時說道,“北鐵中心愿在完善生態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在致辭時介紹了北鐵中心近期的業務運營情況,以及未來北鐵中心更好地發揮平臺服務功能、推動建立科學合理的鐵礦石定價機制的重點工作方向。
游松首先結合視頻短片簡要介紹了北鐵中心的發展歷史和現狀。據他介紹,截至目前,北鐵中心會員企業數量達到596家,其中包括境外會員110家,境內會員486家,會員遍布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會員類型覆蓋礦山、鋼廠、貿易商和信息服務機構等整個鐵礦石產業鏈上、中、下游核心的參與者。截至6月25日,北鐵中心累計成交12487筆,交易量達到4.77億噸。
“隨著國產礦的開發和海外權益礦的增多,我們相信在未來一兩年內還會有更多的新品種在平臺上出現。”游松表示。
游松繼續介紹了今年北鐵中心呈現出的幾大發展特點。
其一是礦山直銷在平臺交易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近3年來,北鐵中心一級市場的直銷量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的礦山直銷量更是達到了歷史同期最高水平。通過平臺進行礦山直銷,有利于鐵礦石價格在合理區間內波動。
“所以我們一如既往地呼吁行業上游企業向平臺投放更多的貨源,讓下游企業能在平臺上擁有更加豐富的選擇。“游松說道。
其二是中品粉礦固定價的占比大幅攀升。數據統計,2023年上半年,北鐵中心一級市場中品粉礦固定價成交占比為38%,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據上升至 55%。
游松指出:“通過固定價成交有利于價格發現。從一級市場成交量中固定價交易占比來看,今年平臺的成交質量相比往年有很大的改善。”
其三是港口現貨業務日漸成熟。據游松介紹,平臺港口現貨交易自2020年起開始明顯攀升,經過幾年發展,目前該業務板塊已經擁有交易品種90余個,覆蓋交易港口26個,主要港口分布在北方地區。游松表示,今年北鐵中心將加大對南方市場的拓展力度,擴大北鐵平臺在全國的覆蓋范圍,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
其四是招標業務占比不斷攀升。北鐵中心于2017年推出招標業務,于2021年正式上線電子招標業務,目前招標業務的成交量占平臺交易的比重已經接近20%。“未來北鐵中心將不斷優化交易模式,滿足客戶多樣的業務需求。”游松說道。
其五是資訊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在堅守交易平臺宗旨的同時,北鐵中心充分利用平臺的一手數據優勢,為客戶提供延伸資訊服務,包括每日的盤后跟蹤等,旨在增強客戶黏性,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包括現貨交易、市場信息等在內的一攬子服務。
最后,游松介紹了北鐵中心未來的發展愿景:“未來,北鐵中心要堅守初衷,盡可能多地讓會員使用平臺,讓交易的結果真實地通過平臺體現出來。我們相信,量變會帶來質變,更多、更真實的數據勢必會帶來更透明的上下游關系。”
“共生、共融、共進,最終要實現共贏。設立鐵礦石定價機制的最終目的是要讓上下游每一個環節的參與者都能夠實現共贏。只有這樣,才有長遠的生命力。”游松總結道。